一篇文章,一段年味—客家人的年味
又是一个新年的到来,连坳圩镇终于有点过年的味道,人挤人踩脚跟就代表过年了,因为只有过年才有这么多人,大批大批的外出务工的老乡们,开始在年前集体返乡。在城市里,市民多数是在节假日或者晚上出门置办年货,而置办年货的场所也无非就是超市、商场和街边的门店。但是,在农村可就是另一番模样。今天带大家看看我们南方农村圩镇的年味。

地理位置原因,所以我们去镇上需要坐船,跨江大桥再过两年也有了,到那时候就可以骑车直接去了。现在这么冷的天气起床真是困难,天还没多亮就要赶忙起床去坐船,对于起床困难的人来说,简直是折磨,又困又冷,最近天气也不是很好,一直刮风还阴天没有太阳。
从家里到坐船的地方大概需要走个5分钟左右,如果船走了就去不了了,一天是只有一趟。
进船舱后就感受到了年味,热热闹闹的。第一次位置全部坐满了,人也多了,平时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坐船,一个人来回4块钱,油钱都不够。
老人家的娱乐消遣当然少不了打牌,不过他们都喜欢抽烟超级难闻,打开窗户又很冷。
到达镇上后,上来就是戚继光广场,能看到戚继光雕像,戚继光雕由雕像和基座两部分组成,雕像后方是大湖江牌坊。身披盔甲、佩戴战刀的戚继光面朝滔滔赣江,神情庄重肃穆,忧国忧民之情凝于眉间。
起得早我们一般都是不吃早饭,也来不及做,都是到街上吃包子或者粉面,这样一碗拌粗粉要4块钱,我们小时候都是2块钱一碗,有点贵,南昌拌粉才是3块钱。不过这粗粉在外地还没见到过。
从这里进去大概走个10分钟就到了摆摊的地方,很早以前都是在这里摆的,太影响交通了,每次都会堵车,后面就不让在这里摆了。
站在这里看到远处人山人海的街道,能看到的不仅仅是购物买东西,更像是一场盛会,因为这里“热闹”、“有看头”,转一天都不觉得累。来集市上转一转、看一看,或大人带着孩子,或亲朋好友三五相伴,一大早就起床来集市。
长的高的人走在这人群中望去,人山人海热热闹闹,难怪小时候大人都叫我们这个时候不要去逢圩容易被丢,原来是这么回事,人挤人,稍有不慎就跟丢了。
行走在集市上处处都是热闹场面,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对于常年在外的人而言在腊月集上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
过年逢圩,买的是这份新鲜正宗,爱的是这份热闹喜庆,置办年货的人络绎不绝。
过年了,不囤菜怎么行?正宗的乡里猪肉、土鸡、土鸭、河鱼何处买? 新鲜的各色蔬菜哪里寻?到圩上来,这里应有尽有~













曾经的年味,是漫长的一个多月,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天天在过年,而今的年味,三五天匆匆过去,啥都没感受到,那么现在大家有钱了,年味却淡了很多,城市人选择外出游玩,农村人依然在村里面庆祝热闹的新年,因为一旦过去几天,又得等一年,城市人等着出去玩,农村人却等着回家团圆,对于农村来说,最大的年味,还是团圆。而我们所要找的年味,就在这其中......



「 欢迎使用微信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