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35岁之前使自己的资产增值
财务自由应该是所有人生成就中最能被量化的了,所以才被提及的最多。真的,虽然我也在追求财务自由,但真心不觉得它对人生的重要性能排进前三。
有个很火的网站叫雪球,上面经常会有关于怎样才算财务自由的讨论,但你会发现很少有人问怎样才算生活幸福、婚姻美满、心智健康这类问题,所以我才坚持认为财务自由看似最容易被量化所以才被更多的拿出来讨论,但并影响这个问题很傻的本质。
其实所谓的财务自由,简单说就是有足够的现金流维持你想要的生活,当你每天起来不用再为这个月的账单犯愁的时候,你就自由了,即便你的生活可能在别人看来很苦逼。不过那是你的自由,关别人毛线事,对吧?
最最后 泼冷水时间
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解决题主提出的这个难题的,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定律。说说逻辑:
当你的做法和大多数人一致时,你的结果几乎必然和大多数人一致,比较容易理解吧?至于说为什么很多人如你观察那样很苦逼,问题太深就不展开了。
想要解决这个系统性的难题,需要一个人在驾驭自身、知识、人际以及金钱上具备一定能力,这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难了。先不说童年导致的各种心理缺陷,就以多数人脱离学校之后基本上就没怎么学习过,更别说学习各种很有用但与工作无关的知识了,就算有时间精力应该都花在微博、朋友圈上了吧。
你想要跟大多数人生活的不一样,那么你的行为就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就像你说的,一个人不要去找稳定的工作,你有这个魄力吗?
泼完冷水,再泼点热水吧
最近在知乎上发现这么一本书 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 ,里面有个观点拿出来慰藉一下大家:人生本充满困难的(life is difficult),只不过有些人选择承受面对困难带来痛苦,有些人选择承受逃避困难带来的痛苦。当你深处生活的漩涡痛苦不已不能自拔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你选择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生活带来痛苦而已,人世间没有哪条路是绝对的坦途。这样或许会好受一些。
三年前离职成为职业投资人,开始职业学习积累资产,我老婆打算明年离职,正式成为一个职业网络小说写手,然后开始我们“苦逼”的财务自由生活,同时开始造人计划。按现金流来算基本够了,我们觉得没必要为了稍微更好一点生活再搭进去几年青春。关于我俩这几年异类生活带来的压力,请各位自己脑补吧。
穷查理宝典 (豆瓣) 顶级投资人教你如何生活(不是教你花钱,甚至不是教你赚钱,而是如何思考、如何生活),如果看了没感觉一定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你生活阅历的问题。
有人问想要学习,该如何开始,我把我的回答也贴上来,赠予有缘人
有人问想要学习,该如何开始,我把我的回答也贴上来,赠予有缘人
在这之前,建议先花1分钟思考一下:上学、读书、学习 这三件事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用我昨天看到的一句话共勉:学任何东西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和现在。
可以理解你急迫但又迷茫的心情,不过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还得一点点来。既然你提到中学就荒废了,那我觉得先从中学里真正有用的东西开始讲起比较好。
逻辑学,学到高中课本里的水平就可以了,不复杂但极其重要,理解“充分”、“必要”。
基础代数,即便是做投资,中学代数的基本也够用了。
排列组合、概率论,极其重要,高中水平足矣。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很重要,不过这是在我离开学校之后才意识到的,以学校老师的水平和教学目的,很难体现其重要性。
其实中学的物化生史地政都是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过并非必须,而且过了那个时间,补起来也很困难,把上面那些必须的看了先吧。
学校以外的
博弈论:数学的分支,找一本通俗读物就可以了,比如博弈生存 (豆瓣)
心理学: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最近发现的一本非常好的书。还有影响力 (豆瓣),侧重不同。
经济学:其实我觉得如果完全没有基础还是别从经济学原理 (豆瓣) 开始读起,太教科书了,可以先从经济通俗读物开始。
通俗经济史:强推吴晓波的浩荡两千年 (豆瓣)《跌荡一百年》(上、下)(全二册) (豆瓣)激荡三十年 (豆瓣)《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 (豆瓣) ,老外的著作多半看起来比较费劲,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算是比较不错的。
经济学和心理学结合:怪诞行为学 (豆瓣)
公司财务分析: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豆瓣) 无论自己开公司还是做投资,入门首选。
传记类:道路与梦想 (豆瓣) 我是王石粉、将心注入 (豆瓣) 星巴克创始人自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豆瓣) 这本肯定是买不到了,可以用《滚雪球》代替。
生物学:自私的基因 (豆瓣) 从生物角度观察人类,不错的入门书。
杂类:穷查理宝典 (豆瓣)把时间当作朋友 (豆瓣),受助于你理解如何把各种知识利用起来。
我推荐的这些书基本都是可以买到的,如果买的话建议慢慢入手,先后关系不大,一次买太多反而不会看了(和我一样T_T),所有这些书都值得至少每年读一遍。
想说一下基本思路,其实很简单:
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努力提高劳动性收入-----适量控制花销------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理财投资渠道------攒钱-------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的劳动性收入的同时尽可能获得更高的资本性收入-----同时(其他答案几乎都没有提到的)一定要降低大额损失发生的风险
对上面的简述,我具体展开:
1、工作:前面已经说了,要把一半以上的精力放在职业发展上。因为我们进入社会之后,能依赖的,能迅速积攒财富的手段只有工资(生意收入),这是我们在未来30年中最重要,也最容易带来收入的手段,所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把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每个人的工作不同,方式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有共性: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劳动性收入为主的,劳动性收入的提升一般都依靠这几点:行业本身的属性和发展(这个就看个人选择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业务/项目经验的丰富;成功的转向管理型岗位;领导马屁拍的好。请根据自身特点和从事的行业进行自我调整。
比较好的方式是:选择一个不差的行业,努力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多多承担工作积攒经验,然后坚持下去。一旦有机会向管理岗转换,抓住机会并提升自己做好它,然后即使你不喜欢/不会领导拍马屁,也请学会夸赞。这中间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习,请永远不要停止提高自己!
同时,职业一定会遇到瓶颈,一定会有疲惫,迷茫,失落,请记住:只要行业本身没有问题,只要你不讨厌这个行业和你从事的职务(不是喜欢,而是不讨厌),那么请坚持下去,可以换一家公司,但是不要轻易换行,不要轻易追热门,不要轻易放弃已经积攒的经验和知识。如果要换行请一定要趁早。
2、婚姻:我上面说的很清楚了,再重复一遍,你的结婚对象可以不是你的最爱(但是也不能没有感觉,直接凑合一个),但ta最好和你有相似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人生价值,还有你们一定要合得来。伴侣是你人生最重要的催化剂,但是这个催化剂是不是能选好,则完全靠个人以及运气了。
另外请一定记住:家庭和睦是你人生的基石,这件事对人生几乎有一票否决权,所以请多关注你另一半的需求,重大问题上请相互坦诚,请保持大量的沟通,非原则性问题上的争端请主动缓和关系。两个人的关系和睦,即使资产不那么多(但基本生活必须满足,且有结余)也会让你的人生快乐,从而自我不会感觉进入了“恶性循环”
3、节制欲望:在你没有把收入提高到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资产性回报之前,请一定要学会省钱,节约开销是你尽快实现资产升值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千万不要相信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类话,有这种观念的人,再多的钱也不够,控制消费欲望,反而会让你的每笔消费得到的满足感更大。再收入低时节约,随着收入提高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能刺激自己更努力。
我个人的方式是,我的资产性收入每个月提供的回报在能满足我家庭每月基本收入之前(我的月基本开销在2500左右),严格控制自己家庭的消费支出。
具体方式如下:记账,清楚自己消费结构;除非必要,停止使用信用卡;
200元以下的花费原则上不管理,所有超过200元的消费,全部和另一半沟通,双方一致同意再消费(减少冲动消费);
所有超过1000元的消费,全部进行更低价的第二方案备选;所有大额冲动型消费当天绝不做决定;
教会另一半省钱的好处,双方要对理财的计划和未来收益达成共识;
买房买车这种超大型支出,请一定要注意是否是刚需,若是刚需请不要犹豫(尤其是大城市),不是请做第二备选;
永远不要听信任何人说的“这辈子就这一次,多花点无所谓”
婚纱照、钻戒、结婚仪式、礼服、家具、装修这些极容易超出预算的重要支出,请一定把控好,严格按预算进行,绝对能省则省(在另一半真心支持的前提下),有些花销除了纪念意义完全是对资金的浪费,你省下的钱会大大缩短你控制花销的周期,很多东西不见得非要当时做,收入提高后买更好的有时候更让人快乐。
4、学习理财:这个不多说了,学习经济和金融就是为了在这个满地忽悠的土地上能够更好地明白金钱的运作原理,能够甄别理财和投资手段的靠谱与否。知乎上以后很多的理财、投资的回答非常好,请参考。但是几个重要的问题请注意:
请不要投资需要牵扯你大量精力的方向,我们的目的非常简单,在保持劳动性收入继续向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仅通过很少的精力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中国股市非常坑爹,请在确定自己水平不错之前,一定控制入场金额;高杠杆的投资请一定注意;
投资理财上不要跟风,如果跟了,请尽快撤离,然后不要再进,一般的跟风前期还是有一定的收益机会的;
请至少知道余额宝之类的东西其实只是货币基金,不是什么伟大创新而去疯狂追捧;
请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对所有年化收益率高于10%的东西保持警惕,高于20%的请尽可能的远离(在当前的利率水平下);
不要小看一开始你获得的很少的收益,复利是非常可怕的,只要你坚持。
5、生孩子:不解释太多了,孩子会非常严重地占用你和伴侣的财富和精力,在自认为能够没有能力让自己、伴侣和孩子都不辛苦的情况下,请做好避孕措施。在身体、家庭、父母都允许的情况下,请尽量晚育,我个人建议正常的大学毕业生,27岁以前最好不要生育,我个人是30岁才要的孩子,稍微有点晚,不过由于收入水平已经提高了,没有太多压力。
6、关于父母的潜在风险:我之所以说其他答案很多都务虚,就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提到这一点,而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具体如下:请一定注意双方父母的身体,特别是有病史的,定期做体检这个钱不能省!条件允许的话,给他们买额外的商业保险,特别是大病;一定要让他们在有病时舍得去医院(你给他们买了保险,能报销,他们往往就会舍得了);经常沟通,让他们心情愉快的同时,也知道他们的近况(尤其是不在身边的),防止他们被骗;
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任何人想要他们付钱、转账都必须在联系到你本人之后(最好你有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联系方式,我是单独开了座机和一个手机号,除了亲人任何人都不知道);
如有可能,从国外购买一些好的营养品、膳食补充剂之类,事实证明选对了很有用;
老人非常习惯彼此推荐药物(他们基本完全不懂药理,只是自己吃的不错或是听说不错就胡乱给人推荐,接受的人也不管对症与否,只是觉得两个人症状像就吃,非常危险),请一定制止!!!
7、自身健康:不多说,30岁之后请逐步给家庭的主要收入成员投保。
「 欢迎使用微信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
